战舰劈波,战机掠海,一场代号“海峡雷霆-2025A”的联合演训在台岛周边海域展开,而千里之外,一艘美军航母正全速驶离这片风暴中心。
今年4月初,当解放军东部战区海空力量在台岛周边展开实战化演练时,一个耐人寻味的动向引发国际关注:原本在附近游弋的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打击群,突然转向驶向中东海域。商业卫星图像清晰记录下这一轨迹——4月2日凌晨,该编队通过巴拉巴克海峡进入南海,随后调头西行。
苦等美军支援的台当局,如同被泼了一盆冷水 。
长期以来,岛内某些势力不断向民众灌输“美军必来驰援”的虚幻承诺,将美军航母描绘成“保护台湾的坚固盾牌”。现实却是,面对解放军山东舰航母战斗群在台岛以东的实战演练和东部战区的多方向抵近封控,“卡尔·文森号航母不但没有如台当局所期待的那样靠近台海展示所谓‘支持’,反而匆忙撤离”。台湾网友一语道破:“中方的一记硬拳,直接让美舰露出了原形 ”。
01 美军航母的“撤退逻辑”,实力与战略的双重困境
美军航母的撤离绝非偶然。军事观察家分析认为,这一行动背后是军事力量对比与全球战略失衡的双重压力。
在台海方向,解放军的区域拒止能力已实现质的飞跃。今年4月的“海峡雷霆-2025A”演练中,东部战区远箱火分队对模拟台岛目标实施远程精确火力打击 ,火箭炮如离弦之箭扑向预定目标。战区空军多批次歼轰机在联合预警体系支撑下,于台岛西南空域建立打击阵位。更关键的是,山东舰航母编队在台岛以东的实战化行动,标志着解放军形成“内线外线一体联动”的立体封控能力。
美军面临的困境显而易见:在远离本土的解放军近海作战,后勤补给线漫长脆弱 。相比之下,解放军依托地理优势,能高效完成装备维护与物资补给。五角大楼内部预测曾指出,其航母编队在面对解放军反舰火力时,防空网可能仅能支撑约17分钟。
与此同时,中东局势的恶化成为压倒天平的最后一根稻草。胡塞武装公开承认对美军航母发动“持续9小时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并宣称“迫使航母逃离”。真实战损更触目惊心——美军“杜鲁门”号航母在同一区域损失三架F/A-18战斗机,事故原因包括被己方防空导弹误击、着舰失败坠海等,暴露长期部署下的“人机俱疲”。当红海航道安全与美国中东利益遭受直接威胁时,台海博弈不得不为地缘政治中的“燃眉之急”让路。
02 “海峡雷霆”的实战密码,封控能力的全面跃升
7月初的台海波涛中,东部战区“海峡雷霆-2025A”演练再度拉开帷幕。这场不到一年内的第三次大规模联合演训,被岛内媒体敏锐捕捉到代号变化的深意——从“利剑”到“雷霆”,传递更严厉的惩戒信号 。
演训内容凸显实战化创新。多支海警舰艇编队同步在基隆、高雄、台中、花莲外海展开执法行动 ,实施抵近查证、航路管制、登检拿捕等科目。当模拟嫌疑船只企图逃逸时,海警舰艇采取联合夹击、水炮喷射等强制手段完成拦截扣押。在乌丘屿、东引岛附近海域,福建海警依法驱离干扰执法台方船只,强化对离岛水域的实际管控。
空中力量同步亮剑。轰-6K轰炸机模拟在台岛以东发射多型导弹,空军歼轰机编队对高价值军事目标实施模拟打击。陆军远程火力部队则开展多弹种复合打击演练,重点检验“控能源通道、断补给要道、堵疏泊暗道”的作战能力。军事专家陈桂清解读称:“在台岛东部部署航母舰队,就是要阻断‘台独’分子的外逃之路,同时排除外部势力干涉 。”
03 岛内“以武拒统”的虚幻戏码
面对解放军的实战化演练,台防卫部门于6月底宣布将举行“历年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实战演习。这场名为“立即备战操演”的行动计划分三阶段实施:从7月9日的“灰色地带应对”,到13日的“联合反登陆”,最后进入“全岛纵深防御”。
台当局领导人赖清德要求台军“向国际社会展现防卫意志”。岛内军事评论员却尖锐指出:台军演习仍延续传统科目展示,所谓“天剑”导弹、无人机等装备在解放军体系化打击面前生存能力存疑。大陆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直言这是“换汤不换药的假把式花架子 ”。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战略误判。《纽约时报》刊文援引台湾作家观点警示:“留给台湾的时间不多了,妄图依赖美国同时排斥大陆,绝对不再是一条可行的道路。”当美军航母在实战压力下选择撤离,当解放军海警实现台岛周边常态化执法,所谓“外援承诺”的泡沫已被现实刺破。
04 中方“双重最后通牒”,核心利益的清晰红线
在军事行动之外,中国通过外交渠道传递出更宏大的战略决心。6月28日,商务部发言人发出直白警告:“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 ,换取所谓关税减免。”马来西亚《今日商业》指出,这种“绝不接受、坚决反制”的表述在中国外交辞令中相当罕见,显示中国已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
稀土管制成为悬在国际供应链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4月实施的钐、钆、铽等七类中重稀土出口管制,直击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命脉。更强烈的信号出现在4月17日,中方严正声明若美国继续“脱钩断链”,将考虑动用包括“万亿美元级美债抛售”、“稀土全面禁运”、“市场准入限制”在内的反制组合拳。这种被外媒称为“终极杀招”的警告,彻底颠覆了某些势力“中国会忍气吞声”的幻想。
在南海方向,中国对菲律宾下达“清理坐滩军舰”的最后通牒,要求菲方限期拆除所有遗弃舰船、停止岛礁扩建。文件明确建立国际监督机制,并强调“若违约将采取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一切必要措施 ”。台海与南海的双线行动,清晰勾勒出中国维护海洋主权的战略意志。
当“卡尔·文森”号航母最终消失在西太平洋的夜色中 ,其航迹在台海水面划出一道清晰的警示线。东部战区随后发布的演训主题海报《锁控》,以四字传递千钧力量——“围锁瞰控,尽在掌握”。
岛内舆论开始反思,《联合新闻网》援引观察家观点指出:从“联合利剑”到“海峡雷霆”,演训名称变化的背后是解放军区域控制力的质变 。而纽约时报刊登的作家评论更直指本质:“妄图依赖美国同时对抗大陆,已不再是可行道路。”
今天的中国正以实力说话:当海警舰艇在台岛周边实施登检拿捕,当远程火箭炮精确覆盖模拟目标,当“山东舰”在太平洋划出深蓝航迹——维护主权的决心已化作雷霆行动 。全球格局的天平正在倾斜,任何低估这份决心的人,终将在时代的浪潮中搁浅。
本文基于以下可靠信源撰写:
东部战区“海峡雷霆-2025A”联合演训官方通报(2025年4月)
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航迹卫星监测数据(美国海军协会,2025年4月)
美军“杜鲁门”号航母中东作战损失报告(央广网,2025年5月)
商务部就贸易反制措施的官方声明(2025年6月)
台防务部门“立即备战操演”公告(2025年6月)
免责声明:本文由AI生成,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事实存疑,请联系后即刻修正。
专业在线股票配资网,永之胜配资,炒股杠杆平台排行榜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