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票交易中,均线(MA)是最基础也是最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之一。它能够帮助投资者识别趋势的方向和强度,从而为买卖决策提供依据。本文将详细解析一个基于均线的多维度趋势分析指标,该指标通过计算不同周期均线的角度变化,结合价格与均线的关系,帮助投资者捕捉潜在的上涨机会。
图片
1. 均线多头排列的定义首先,我们来看指标的核心逻辑之一——均线多头排列。多头排列是指短期均线位于中期均线之上,中期均线又位于长期均线之上,且所有均线都呈现向上的趋势。这种排列通常被认为是市场处于强势上涨阶段的信号。
在指标中,我们通过以下条件来定义多头排列:
MA3 > REF(MA3,1):3日均线(MA3)比前一天的MA3高,表示短期趋势向上。MA5 > REF(MA5,1):5日均线(MA5)比前一天的MA5高,表示中期趋势向上。C > MA3:当前收盘价(C)高于3日均线,表明价格处于短期均线之上,市场短期强势。MA3 > MA5:3日均线高于5日均线,确保短期趋势强于中期趋势。这些条件共同构成了多头排列的基础,只有当这些条件同时满足时,才会触发后续的角度计算和信号生成。
图片
2. 均线角度的计算均线的角度变化是衡量趋势强度的重要指标。角度越大,表明趋势越强劲;角度越小,则趋势可能趋于平缓或反转。在指标中,我们分别计算了2日、3日和5日均线的角度变化。
图片
角度五:5日均线的角度变化。通过ATAN函数计算5日均线的斜率,并将其转换为角度。公式为:ATAN((MA5/REF(MA5,1)-1)*100)*180/3.1416这里,MA5/REF(MA5,1)-1表示5日均线的变化率,乘以100将其转化为百分比,再通过ATAN函数计算斜率,最后转换为角度。
角度三:3日均线的角度变化。计算方法与5日均线类似,公式为:ATAN((MA3/REF(MA3,1)-1)*100)*180/3.1416
角度二:2日均线的角度变化。公式为:ATAN((MA2/REF(MA2,1)-1)*100)*180/3.1416
通过计算这些角度,我们可以量化均线的上升速度,从而判断趋势的强弱。
图片
图片
C++均线角度上涨公式源代码:
#include <cmath> // 包含数学函数库// 假设收盘价数组为C,从C[0]到C[n-1]// 需要确保数组索引不会越界constdouble PI = 3.1416;// 计算移动平均线double MA(int period, int index, double C[]) { double sum = 0.0; for (int i = index; i > index - period; i--) { if (i < 0) continue; // 跳过负索引 sum += C[i]; } return sum / period;}// 计算角度double 计算角度(double MA_current, double MA_previous) { double rate = (MA_current / MA_previous - 1) * 100; double 角度 = atan(rate) * 180 / PI; return 角度;}// 主要逻辑void 计算上涨(int index, double C[], double &上涨) { // 计算MA5, MA3, MA2 double MA5_current = MA(5, index, C); double MA3_current = MA(3, index, C); double MA2_current = MA(2, index, C); double MA5_previous = MA(5, index - 1, C); double MA3_previous = MA(3, index - 1, C); double MA2_previous = MA(2, index - 1, C); // 计算角度 double 角度五 = 计算角度(MA5_current, MA5_previous); double 角度三 = 计算角度(MA3_current, MA3_previous); double 角度二 = 计算角度(MA2_current, MA2_previous); // 计算A double A = std::max(角度五, 角度三); // 计算上涨 上涨 = std::max(A, 角度二);}3. 上涨趋势的确认在计算了各个均线的角度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确认上涨趋势的强度。指标中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A := MAX(角度五, 角度三):取5日均线和3日均线角度的最大值,确保我们捕捉到中期和短期趋势中最强的部分。上涨 := MAX(A, 角度二):将2日均线的角度与之前的结果进行比较,取最大值。这一步的目的是确保短期趋势的强度也被纳入考虑。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综合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趋势强度,形成一个全面的上涨趋势判断。
图片
文华财经角度上涨公式:MA5:=MA(C,5);MA3:=MA(C,3);MA2:=MA(C,2);V0:=MA(C,3)>REF(MA(C,3),1) AND MA(C,5)>REF(MA(C,5),1) AND C>MA(C,3)AND MA(C,3)>MA(C,5) ; 角度五:ATAN((MA5/REF(MA5,1)-1)*100)*180/3.1416;角度三:ATAN((MA3/REF(MA3,1)-1)*100)*180/3.1416;角度二:ATAN((MA2/REF(MA2,1)-1)*100)*180/3.1416;A:=MAX(角度五,角度三);上涨:MAX(A,角度二);DRAWICON(角度二>=77,1,13);
风险提示:本指标仅供技术研究与学习交流使用。资本市场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任何基于本指标的投资决策都需要自行承担风险,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图片
图片
学习分享
学术交流:我们专注于市场的学术交流与研究包括自用指标抄底逃顶零滞后均线最速曲线,以及期货自动化和股票自动化学习。分享知识:田都元帅,敬神常在,爱人如己,我为人人,与人为善,分享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专业在线股票配资网,永之胜配资,炒股杠杆平台排行榜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