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说说我在币圈的故事吧!
1. 初入币圈,10万本金搏未来
2017年,我26岁,在互联网公司上班,月薪2万,存款不多。偶然接触币圈,看到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涨幅,感觉机会来了。那时的我完全不懂交易,只是凭感觉买了些ETH 和LTC,想着长期持有。比特币几个月后,ETH从300涨到1000,我的本金翻了3倍,账户接近30万。我第一次感受到加密市场的疯狂,也坚定了一个信念﹣﹣这里能让我财富自由。
2. 牛市暴富,一年翻10倍
2018年初,市场进入疯狂阶段,连山寨币都在一天翻倍。我开始研究新项目,发现了一个市场规律:"热点叙事"决定资金流向。
如NEO、EOS。● 那~年,ICO是主流,我果断布局了几个热门项目
资金突破300万。. 市场每天都在暴涨,我不断复利加仓,短短几个月,资金翻倍
学会"避险"。' 但很快,市场开始调整,我意识到不能只会做多,必须多方位考虑
3. 2018年熊市,暴亏90
牛市赚的钱,只用了半年就亏光了。BTC从2万美金暴跌到3000,我持有的山寨几乎归零。那时候的我才明白:币圈赚钱,靠的不是运气,而是策略和心态。
为了生存,我调整了思路:
收益。· 现货+合约双管齐下:现货做长线布局,合约短线放大
.熊市只做龙头:BTC、ETH、SOL 这种流动性强的币才是真正能活下来的。
. 等待市场拐点:我没有在底部割肉,而是用剩下的
金,低位慢慢补仓。
这一等,就是两年。
4. 2021年牛市,资产突破8位数
市场回暖,BTC突破1万美金。我果断加仓,把本金放到BTC、ETH、DeFi板块,并且开始研究合约交易。
, 2021年初,DeFi爆发,我重仓了UNI、AAVE,短短几个月翻了10倍。
. 牛市中期,Meme币崛起,我抓住了狗狗币、SHIB 的一波主升浪,单笔盈利超过500万。
. 牛市后期,我学会了在高位分批止盈,把资金落袋为安。
2021年底,我的账户资金突破3000万,彻底实现财务自由。5. 后牛市时代,心态决定一切
2022年,市场再次进入调整,我已经不再像当年一样恐慌,而是保持耐心,等待下一个周期。
币圈没有神话,只有心态稳定、执行力强的人,才能真正赚到大钱。
老韭菜炒币的 5 条定律
满满干货,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让新手少踩坑。
1. 涨快跌慢——庄家吸筹 如果你看到市场涨得很快,但跌得很缓慢,这一般是庄家在默默吸筹,准备下一轮的拉升。别轻易被小波动吓到,这可能是大涨前的预热。
2. 跌快涨慢——庄家出货 当市场急跌而上涨乏力,基本可以确定庄家正在套现,这时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市场可能即将转入下跌趋势。
3. 顶部放量别急卖,缩量快跑 如果价格到达高点,成交量放大,不要急着抛售,可能还会有进一步上涨;但如果顶部放量不明显,赶紧走人,这说明上涨动力已经不足,危险在逼近。
4. 底部放量需谨慎,持续放量可进场 看到底部放量,别急着买入,可能只是下跌过程中的一个中继。要等持续放量,确认有资金不断进入时,再考虑进场。
5. 炒币炒的是情绪,成交量见共识 币圈很大程度上是炒情绪,成交量就是市场情绪的体现。
多留意成交量,能更好地掌握市场动向,跟着共识走,才能少受情绪波动的影响。 币圈虽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也藏着机会。
想在这个市场走得稳,不仅要懂技术,还得懂情绪,保持冷静和理性,切勿被短期波动迷惑。
从绝望到希望:一位工厂工人的交易救赎
深夜11点,我收到一张模糊的车间照片,背景是轰鸣的流水线,照片角落有行小字:"老师,这是我上个月工资,6800U全没了,
我该怎么办?"发信人叫老陈,一位45岁的电子厂质检员。
深渊中的醒悟
老陈的交易记录令人揪心:
2023年6月:用十年积蓄入场三个月内连续爆仓三次最痛的一次:做空BTC被套,割肉在最高点
重生的第一步
我们制定了"车间交易法则":
只用周末时间研究市场每笔交易金额≤单日工资(约30U)止损线设为机器故障警报声(手机设定)
顿悟的瞬间
十月的某个凌晨,老陈发来一张手绘图表:"老师,我发现每次RSI低于30时,就像我们车间的次品率..."这个朴素的类比,让他真正理解了超卖信号。
纪律的力量
转型后的交易记录:
11月:300U本金起步只操作BTC/ETH两大主流币铁律:日线在均线上方才考虑买入单笔亏损超过20U立即停工盈利达50U就转出本金
真实的蜕变轨迹
12月:账户突破1000U(补缴了拖欠的社保)2024年2月:精准抓住ETH2200波段(账户3500U)4月:首次连续三周正收益(辞掉夜班兼职)
现在的老陈账户截图有9万U,在质检报告背面记录交易心得: "K线图就像我们的产品质量曲线,破位就要停产检修" "仓位管理好比流水线节拍,太快会出事故" "止盈如同合格品下线,必须定时清点"
这个没有传奇色彩的故事里,蕴藏着最朴实的交易智慧:稳定胜过激进,纪律大于天赋。老陈工位上贴着张便签:"今天遵守交易规则了吗?"——这是他用血泪换来的信仰。
多少人在震荡里亏到绝望?数不清了
下一波的布局图已经画好了,点位、节奏、仓位全标得清清楚楚。跟@币来财888混,不搞虚的,就认一个理:精准狙击,不做无用功。
但丑话说在前头:只带执行力强的人。
最笨的炒币方法,反而让我账户暴涨
刚入场的时候,我也一样:天天看指标交叉、研究各种形态、听无数“大佬”喊单。
结果呢?三次爆仓,账户几乎清零。
后来心态崩了,干脆放弃“聪明操作”,决定照着最笨的方法来。
没想到,这一放弃,账户从2200U直接拉到18WU。
方法其实简单到离谱,就三点:
1. 突破才出手,横盘直接放弃
震荡的时候最容易被收割,假突破一抓一堆。
我只盯趋势,价格突破关键位才进。
要么顺势吃大波动,要么止损小亏走人,根本不需要预判行情。
2. 仓位死卡20%,绝不满仓
每一单只动用20%资金,就算错了也没伤筋动骨。
对的单子拿到利润直接平,不幻想一口吃掉全部。
有时候一周就出两单,但胜率和利润比天天乱打单的人高太多。
3. 眼里只有趋势,没有预测
不去抄底,也不去猜顶。
市场怎么走,我就怎么跟。
上涨趋势就追涨,下跌趋势就顺空,省心又稳。
别人笑我不会画线、不研究复杂模型,可他们还在震荡里反复被收割,而我账户早就飞起来了。
说到底,真正拉开差距的,不是复杂技术,而是能不能把最笨的方法执行到底。
不扛单、不重仓、不预测,只顺着趋势走,这才是翻仓的关键。
还不会看图?币圈六个必备的基本交易指标
MACD 衡量资产价格的两个移动平均线随时间的收敛和发散。MACD 表示两个具有不同计算周期的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值分离。
当MACD线与信号线从下向上交叉时,趋势将看涨。当MACD线与信号线从上至下交叉时,趋势将看跌。
RSI 是一个反映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之间相对强度的振荡指标。RSI 指标在 30 水平附近:反映超卖水平RSI 指标在 70 水平附近:反映超买水平
要在指标上绘制上升趋势线,您需要连接 RSI 指标的两个或三个或更多个峰值,如 HH 点出现时一样。另一方面,通过连接三个或更多个峰值来绘制下降线,这些点是下降的。
布林线是最广泛使用的交易指标之一。用于比较任何资产的价格价值及其价格在一段时间内的相对价值的变化。
当这些带向上逐渐变细到看起来要合并或重合时,就会发生“挤压”。如果价格与上限相近,则表明看涨突破。如果价格与下轨收敛,则表明看跌突破。
4.EMA指数移动平均线是一种加权移动平均线,用于衡量看涨和看跌趋势。EMA 用于交易确定价格是上涨还是下跌EMA 也可用作支撑和阻力。
5. VWAP
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是一种技术分析工具,显示资产价格与其总交易量的比例。它为交易者和投资者提供了在给定时间段内交易平均价格的衡量标准。
6. Volume
交易量是衡量一定时期内市场活跃度和流动性的指标。交易量越高被认为越有利,因为交易量越高意味着流动性越好、订单执行效果越好
今天来聊点实在的——永续合约,说白了就是“没有毕业日”的期货场。不用操心交割时间,只要没爆仓,想持仓多久都行,简直是熬夜盯盘党的心头好!
杠杆倍数怎么选?内行人各有说法
圈子里,有人30倍杠杆稳如泰山,有人50倍杠杆激进操作。但说真的,既然玩合约,1倍杠杆和买现货有啥差别?举个例子🌰:某热门币种,100倍杠杆5U就能入场,30倍则需要16U。同样的行情,100倍的收益能实现奶茶自由,1倍可能连手续费都赚不回来……
但!是!(重点来了)
千万别拿微薄本金去碰高风险局!见过太多人用500U本金硬开100倍杠杆,行情稍有波动就被淘汰。记住:杠杆是放大器,不是印钞机。建议多备20%的保证金,给账户加层“防护衣”,抗风险能力更强~
爆仓预警!这些操作千万别模仿
1. 死扛单:以为自己能扛住一切,结果扛到爆仓
2. 全仓梭哈:这不是投资,是给交易所送钱
3. 逆势加仓:越跌越买?交易所就喜欢这样的“好心人”
保命技巧:
✅ 用逐仓模式,这单亏了还有下单的机会
✅ 设好止损,要比对待前任更果断
✅ 定个每日小目标(比如5000U本金赚50U),达标就收手
真实收益测算(心里有数)
假设每天赚1%-2%,一个月有20天达标:
- 5000U×1%×20天=1000U
- 就算有几天亏损,保底也能有几百U
这不比银行理财带劲?但要记住——合约不是赌场,会规划才能走得远
最后送大家一句口诀:
“杠杆调低点,止损设早点,
赚钱跑快点,爆仓离远点。”
币圈赚钱的本质,归结于四个差:
第一,信息差——我知道的,你还不知道;
第二,认知差——我懂的,你还没看懂;
第三,执行差——你我都懂,但我敢做,你还在犹豫;
第四,竞争差——你我都在做,但我做得更快、更好。
在币圈,赢家往往不是最聪明的
而是能在混沌中看清方向、稳住心态并果断行动的人
真正的机会属于那些能不断学习、适应市场并敢于出手的人
所以,认清差距,提升自己
专业在线股票配资网,永之胜配资,炒股杠杆平台排行榜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